工作动态

杨灿明校长:与青年教师谈科研经费的使用

发布时间:2015-06-08

当前,有关主管部门对科研经费开展了一系列检查,科研经费管理越来越严,科研人员使用经费越来越困难,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本人既表示理解,又表示担忧,所以想借这篇短文和大家谈谈心。


  我国这些年来科研支出不算最高,甚至不算高。但由于我国科研投入、产出很不对称,与已取得的有限成果相比,我国目前科研经费支出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占2014年GDP的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与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中的突破性、原创性成果较少。这种科研经费投入、产出不对称现象的发生,除了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创新氛围不浓、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科研腐败案例,更引发公众对科研投入效率的质疑。


  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一系列督促活动,至少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在经济上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使投入和产出更为对称;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转变不良的风气。一个国家科研固然重要,但风清气正更为重要,民族道德水准更为重要。如果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在科研经费方面都不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这将产生不好的社会示范和导向作用。因为他们都是社会精英,不少还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如果这些人都不遵守财经纪律,这比浪费几个钱的副作用还要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对广大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也是一种保护。


  当然,科研经费管理从严之后,事实上会影响广大教师,包括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的积极性,这也不能不认真面对。从管理层面来讲,应不断调查研究,采取改进措施。科研经费问题不仅是科研人员方面的问题,也有科研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应做些探索,如“后补助”(即先实施后拨款)、“购买服务”等,这些国外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目前中央和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也在进行这方面的试点。针对科研经费报销的问题,财务部门不但要有负面清单,还应提供正面清单,要尽最大可能帮助老师们依法依规充分使用好科研经费。在报账的技术层面上,科研、财务部门,也应积极推进改革步伐,如实行全程网络自助报销,减少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作为科研人员,这些都可以提建议。但在新制度出来之前,我们还是应严格执行现有规定。


  在现有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课题申报时,要认真对待预算的编制,把好预算关。


  其实,我们在申报每个课题时,都有经费预算这一栏。如果能把经费预算编制清楚,又得到科研管理部门的批准,这就是以后执行预算的依据,也为后续科研经费的使用减少了不少麻烦。广大青年教师都申报过不少课题,也有相应的经验了,在科研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哪些方面要花钱,心里应该有底,应严肃一点,细致一点。而现在很多人编的经费预算,往往比较粗放、宽泛、抽象。这可能缘于他们在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青年教师可能不太懂得预算,但这都可以请教。这种现状的形成,也与现在各项科研课题评审环节不太注重科研经费预算方面的评审有关,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财政预算的改革方向是预算细化,但在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方面,还很不细致。如只是笼统的说“资料费多少”,而这些资料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中文的还是外文的、通过购买获得还是调研获得等等,预算里都未涉及;再比如差旅费,在后续研究过程中,要去哪些地方调研,是坐飞机、火车、汽车、公交抑或自己开车前往,也很少有人细化,申报表里似乎也没有要求细化,这都是问题。

 

  第二,课题获批后,研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预算,确需调整预算,也应办好报备、调整手续。


  课题获得批准之后,预算的执行也很重要,研究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这一点十分关键。但是,总有一些开支项目是无法预见的,此时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就允许进行预算调整,在科研部门报备,由财务部门进行调整。如果真正要把课题研究好,科研经费是能用完的。以认真的态度、负责的态度来做课题,这一点尤其要引起重视。人文社科研究如果不接地气、泛泛而谈、没有与中央关注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又不去实践中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比如不通过问卷等方式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费当然就不好用。总之,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严格执行,二是调整报备。要认真对待课题的研究,也需要对时间和精力作适度的安排,对课题多的老师要适当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做科研。当然大学毕竟不是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还是第一位的,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此时,如何处理质与量关系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要出高质量的成果,就不能过于追求数量,而应以质量弥补数量。此外,要鼓励青年老师、博士后申报课题,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科研,不至于出现有的老师手上课题很多,有的老师手上一个课题都没有的现象。

 

  第三,要转变科研理念,青年老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急功近利。


  其实人生就是一张资产负债表,当你资产大于负债的时候,你就是成功的;当你资产等于负债的时候,你就是平庸的;当你资产小于负债的时候,你就是失败的。生命的延续,除了传宗接代之外,还有其思想和德行。思想能够被很多人接受,虽死犹生,流芳百世,这说明一个人精神上的追求十分重要。认真做好课题也就是对精神追求的一个过程,这时需要我们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踏踏实实地把课题做好,形成自己的长期利益。课题研究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是自己不断积累无形资产的机会,尽心尽力把课题做好是更加重要,也更为合算的。

 

  即使为了经济利益,把学问做好也十分重要。我经常举金融学院周骏教授的例子。周老刻苦钻研、勤奋治学,在学术界做出了名气,成为了名家、大师,84岁高龄的时候还获得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2012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奖金高达100万元人民币。这个钱完全由他自由支配,不需要报销。这不是很大的经济利益吗?钱之外还有崇高的荣誉,可谓名利双收。青年老师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未来是你们的,所以风物还宜放眼量,目光不能太短浅,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


  此外,课题研究也强调合作,强调团队的建设,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国的团队建设都必不可少,不能总是想着拿到科研经费之后就把它当自己的私房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玩单干,而应该按照团队意识充实课题组成员,并积极与课题组成员研讨、分析,积极开展学术沙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研究成果反复论证,这样大家共同来使用这笔钱,科研经费就比较容易落到实处,比较容易发挥其作用,就一般不会出现用不出去的问题。

 



版权所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